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说 > 农民“化装”成纪委诈骗,背后原因有待深究

农民“化装”成纪委诈骗,背后原因有待深究

2014年12月18日 11:23:57 访问量:2928 作者:李佳

来自荆州、仙桃的农民袁某和朱某,利用“来电任意显”工具,冒充省纪委工作人员,以掌握有对方贪腐材料为名,对6名党政领导干部实施电话诈骗。两人自以为找到一条发财的途径,诈骗对象却无一人上当,两人涉嫌招摇撞骗罪,已被批捕。(新华网,2014年12月17日)

  近年来,各种街头诈骗司空见惯,碰瓷现象屡见不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据统计,网络购物诈骗、冒充公职人员诈骗、冒充QQ好友诈骗(电信诈骗)居前三,类似袁某和朱某两位农民冒充公职人员行使诈骗且诈骗成功的新闻比比皆是。

  为何犯罪分子青睐冒充公职人员的方式进行诈骗?且诈骗的成功率如此之高?笔者认为,这反映出国家公职人员工作作风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贪污腐败,收受贿赂,挪用资金,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等。国家公职人员在就职期间未能按照《公职人员行为守则》来严格要求自己,知法犯法,滥用国家权力,损害人民利益。这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如何减少或避免这种情况的产生?笔者认为,首先需加强对公职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国情的官员问责制度,督促公职人员阳关办公,合法办公;其次,需加强对公民的素质教育,贯彻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对农民的法制意识教育,大力推进依法治国的学习,将依法治国的理念传播到国家的每个角落,加强对失业人员的知识技术指导,助其再就业,完善各项社会保障措施,减少诈骗人员的出现;最后,每位公民需提高防诈骗的意识,了解基本的诈骗手段,遇见诈骗事件及时报警。

  当然,袁某和朱某诈骗不成反被批捕也一定程度反映出国家公职人员素质的提高,体现了近年来中国的各项改革取得一定实效,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未来会更好!

编辑:孙培旭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川公网安备 ICP证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北川中学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蜀ICP备15009152号
联系地址: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永昌镇常乐街1号
办公室座机:0816-6198882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