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案例 > 中国区域地理教学方法探究与实践——以西北地区为例

中国区域地理教学方法探究与实践——以西北地区为例

2011年05月20日 16:30:58 来源:北川中学 访问量:2209

中国区域地理教学方法探究与实践——以西北地区为例

                                                            北川中学 赵霞

      区域性是地理学的本质特征,区域地理特征是我们认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了解不同地理区域相互联系及区别的主要依据。区域地理内容是近几年高考组卷的重要素材,高考大多试题以自然地理为基础、人文地理为主题、以区域地理为归宿,甚至单独成题,因此,新的高考模式更加要求我们掌握中国以及世界各区域、一些重要国家的主要地理特征。在上学期我们对《世界地理》进行了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世界地理》的十二大分区和《中国地理》的四大分区在知识的结构和地理特征的编排上都有相似之处,因此,我们对每个分区的教学不必简单机械的重复,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析归纳的能力。而要培养这种能力,就需要老师对其中的一到二个区域进行深入的解剖。下面我就以西北地区为例,谈谈我对区域地理教学方法的探究和实践。

  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任何高效课堂的构建,都是建立在学生有着充沛学习热情的基础上的。因此,在复习区域地理时,选取一些该区域内的实效性强、意义重大、社会关注的地理材料,营造贴近学生生活实践又满足学生“欲望”的情境氛围,以激发地理学习热情,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和态度。联系西北地区,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些材料作为课堂引入:

  2010年5月,该地区的一座城市喀什被批准设立经济特区。

  “十二五”期间该地区将成为我国“电力粮仓”。

  今年7月2日至4日,中国汽车拉力赛将在该地区的张掖市举行。

  学生对这些新颖的时事问题非常感兴趣,讨论很激烈,当然很快地给出了正确答案,并对答案进行分析,部分同学对“电力粮仓”感到不理解,这也激发了他们学习该区域的学习欲望。

  二、构建教材知识结构

  良好的学习方法既能够增强学生持久的学习能力,还能为知识的编排和整合提供舞台。老师首先应帮助学生领悟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使学生能主动分析、综合并进行信息加工与处理,然后进行适当的表达,最后达到触类旁通的功效。联系世界分区地理的学习,结合西北地区实际,构建该区域的知识网络:地理位置和范围(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

  地形(地形类型和分布、地势特征、主要地形区及其概况)

  气候(类型、成因、特征;光照、气温、降水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河流与湖泊(河流的水系、水文特征及其原因分析)

  自然地理特征 土壤(类型、肥沃程度、问题及解决措施)

  植被(类型、问题)

  资源(种类、数量、质量、分布)

  农业(类型、熟制、主要农产品及区位条件分析)

  工业(资源状况、工业类型及区位)

  人文地理特征 交通(主要交通方式、区位)

  城市和人口(主要城市及分布;民族组成)

  生活习性

  教会了学生学习方法,再给予必要的学法指导,学生就能够举一反三,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三、探索知识内在联系

  任何区域的人文地理各要素都和当地自然地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构建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综合的分析与整理,把联系它们的那根线找出来,弄清知识的前因后果,这样才能真正把教材学活。

  学生只要学会了用自然地理知识解释区域现象与特征,抓往了区域核心特征,就能建立该区域的知识框图,并进行拓展提升。对于构建知识联系的过程我是将学生进行分组完成的,每组学生完成一个方面的内容,并单独用一个组对他们进行点评、补充,学生表现非常活跃,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拓展知识深度广度

  由于高二学生要面临高考,仅仅只掌握教材上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热点领域,联系实际。通过增加相应材料和背景知识,这样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以进一步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如: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与五国接壤,有六个国家一类口岸对外开放,区位优势明显。喀什经济特区的设立,为实现喀什地区乃至新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喀什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具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优势;喀什水土光热、旅游、矿产、石油天然气、农副产品资源十分丰富,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区域单元是中国地理学习的基本形式,要进行区域学习最关键的是掌握区域地理的本质特征,在学习中找出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框架,挖掘产生原因,并且多关注时事新闻,开拓视野。同时在教学中要注意知识的落实,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北川中学 赵霞)

编辑:唐高平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川公网安备 ICP证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北川中学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蜀ICP备15009152号
联系地址: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永昌镇常乐街1号
办公室座机:0816-6198882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